“今天的作业麻烦各位家长批改后拍照” “标点符号都写错了, 你作为家长不检查作业, 想全部指望老师吗?” 这些话,身为家长的你有没有很熟悉? 孩子们不写作业,父慈子孝 孩子们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对家长和老师简直都是折磨 此前东东曾经报道过一起家长大呼: “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 事件 这件事引发了网友热议 (△点击图片查看相关事件报道:) 终于,在昨天(10日) 教育部终于出手定调 “ 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庭作业” 快来和东东了解一下 10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针对“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的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表示,将严格落实作业的管理工作,对于违反有关规定,特别是布置惩罚性作业、要求家长完成或批改作业等明令禁止的行为,发现一起,严处一起。 网友评论吵翻天 听到这个消息 部分网友表示: 早该如此了! 还有网友表示: 对教师提出要求的同时 家长也应该自觉 还有老师出来诉苦: 建议取消家长群 老师也要有私人空间 一时之间网络上各方意见 生龙活虎 相信看到这里 肯定有小伙伴要问东东了 上海在这个方面有什么规定吗? 其实早在2019年 一份全新的 《上海市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措施》 在这份文件中,就已经提到了各位家长的痛点 一起来看 ?????? 上海:家长不得批改作业 给学生布置作业老师要先试做,年级组要统筹各学科作业总量……早在2019年的9月开学季,上海就为全市中小学生和家长送上减负礼包。 学校应围绕作业的目标、内容、难度、类型、数量等关键要素,通过选编、改编、自主创编等方式,科学设计符合新时代育人要求、体现学校特点、适合学生实际的作业。 杜绝家长代批作业 教师应按时回收、认真检查批改、全面分析、及时反馈作业。不断提升集体讲评、个别面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作业评改、反馈的育人功能。杜绝要求家长代为评改作业,不使用侮辱、嘲讽言词或符号批改、反馈作业。 上海市教委强调,为了合理布置作业,教师要提前试做拟布置的作业,原则上要随堂布置作业,不得布置惩罚性作业。 教研组、备课组等要指导教师根据课标和意见合理布置、及时报备学科作业。学校要探索利用信息化等手段,以年级组等为单位统筹各学科日常及假期基础性作业和弹性作业总量(含电子作业),有序安排实践性作业、跨学科作业。确保作业总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东方快评 | 教育部定调,但家长别忙着狂欢 家长不再批改作业,关键是划清家校责任边界。在教育界有句名言:“家长是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但是往往被误读。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10日表示:“不给家长布置作业,并不意味着家长把孩子交给学校就没有教育的责任了。”这个提醒可谓及时。 “家长是教育的第一责任人”主要是指家长对孩子人际交往、自理能力、性格养成、兴趣爱好、情绪情感等发展性因素的积极推动作用。 家长不批改作业,并不意味着对孩子放任不管,而是要让孩子养成做作业的良好习惯。比如,孩子抄袭作业,孩子边玩边做作业,这些家长还得管。家长必须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作业、学习环境,督促孩子按时按量完成作业,这是监护人的责任。 家长不再批改作业,还要帮着老师呼吁减负。老师之所以要布置大量作业甚至让家长批改,一方面是少数老师懒,但更多的方面是被逼的。 一是教育领域各种繁琐苛刻的考评制度让老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二是仍然有些学校担负着政府各部门压下来的各种非教育负担,这些负担都摊派到老师身上,老师实在忙不过来。 家长不再批改作业,学校还要尊重老师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的自主权。就布置作业来说,就像俞伟跃所说,鼓励各地系统化设计一整套符合学生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和学科特点的基础性作业。学校要发挥各级部组的团队智慧,由级部老师合作,把作业布置得精准高效。 就作业批改来说,作业的“全批全改”已经不适合现在的教育形势,教师批改得很辛苦不说,这种被动模式对学生真正起到的作用也并不一定最好。哪些作业需要随堂批改,哪些需要教师面批,哪些可以先让学生互改后老师再改,学校应该给老师批改作业的自主权。 总之,教育部定调后,家长不可万事大吉,教师们也不必觉得压力太大。只有家长不越位 ,学校不缺位,这才是良好“家校合作”应有的样子。 来源:东方网综合新闻联播、网友评论、上海教育官网、新民晚报等 快评作者: 丁慎毅 编辑:浩帆、安通 审稿:张海盈
要求家长完成或批改作业?发现一起,严处一起!
来源:SOHU [ 作者:东方网
] 责编:张华 | 侵权/违法举报
- 猜你喜欢